倫敦,一座有千里單車專用道的城市
文章來源 ![荒野基金會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vQn1OW5Hl0AtyD6mqrKtiaQaMv4RvKbwDCpuAiNP_UMKck4S9AgOLKksUaF0DWc1EqM659dyFfvPSClemREefgVpURwljylj9bDWHKSbVcE6I3u_OZxlpmmT0=s0-d)
文/陳彥璋(倫敦大學都市計劃碩士)
9月15日,除了近日佔據媒體頭版?的沸沸揚揚的入聯遊行外,台北今日尚有另一種不同理念的訴求:國際無車日。
長久以來,私人汽車不僅只是代步工具,並已逐漸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(an icon),但隨著公路系統大量興建以及都市汙染日趨嚴重。近年來,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先進各國都市發展之目標。其中,綠色運輸可視為民眾在高倍速時代中,回歸為關心自身生活環境的反動思考。
倫敦單車專用道將破千里
在離台灣飛行時間達14小時的世界之都倫敦,全市卻早已佈設了比例相當高之腳踏車專用道(預計於數年內達950 公里 ),同時單車騎士也能使用公車專用道。根據BBC新聞指出,倫敦的單車人口從2千年起在5年內成長了100%,旅次高達119,000人每週 (2005),且仍然在攀升中。若歸納原因,除了擁擠稅的實施抑制了小客車的使用外,倫敦相較於台北氣候較乾燥、大眾運輸路網密集、小型社區公園林立、及甚少機車使用的情況下,也間接促成了單車人口的成長。此外,倫敦人的「綠色意識」也決定了此政策的延續性。
城市須營造單車友善環境
相較於倫敦的多彩多姿,目前的台北時機似仍尚未成熟。就自行車騎士本身而言,安全性為是首需解決之問題;就公部門而言,政策的推廣及民眾之接受度仍是一大挑戰。另外,都市設計也是交通管理部門所需考量的一大因素。
營造有吸引力的自行車步道友善環境,並結合日常生活如購物或搭乘交通工具,而非僅是年度繞境拜拜,應是公部門未來需思考之方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第189期)
ELITE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of Testing and Education 提供
TOEFL TOECI IELTS 菁英國際語言教育中心
英語遊學 英國遊學 美國遊學 加拿大遊學 澳洲遊學
英國留學 免費留學服務代辦
澳洲留學 引領進入八大名校的領域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